患者男性,69岁,于2019年9月出现双小腿肌肉疼痛伴酸胀感,逐渐出现下肢力弱,无晨轻暮重症状。后症状逐渐加重,下肢疼痛、无力不能行走,需口服较高剂量止疼药,饮食差,体质逐渐变差。于2019-10-30于北京协和医院,行PET/CT检查示:中纵隔肿物伴有代谢增高,考虑为恶性病变可能。行支气管镜+气管外肿物穿刺活检,病理结果回示符合肺小细胞癌。胸外科会诊:无手术指征,建议给予同步放化疗。
后就诊于我院,经专家会诊认为体质弱,无法化疗,建议行质子治疗。于2019-12-10至2020-01-21在我院行纵隔肿物及淋巴结病灶质子放射治疗,剂量为60CGE/30次。同时口服中药改善体质。患者治疗15次后复查胸部CT示肿瘤已明显缩小,完成30次治疗后出院。因仍有腿疼、腿麻等症状,继续口服中药1年余,疼痛逐渐减轻,现已停用止疼药。后患者定期复查CT及PET/CT,纵隔内病灶逐渐消失。
质子计划:肿瘤被高剂量区覆盖,正常肺保护良好
质子治疗后8月PET/CT:肿瘤消失,无异常高代谢
质子治疗后1年半复查CT:肿瘤消失,无复发征象
小结:
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分化程度最低,恶性程度最高的一型,约占肺癌总数的15~25%。多发生于肺中央部,生长迅速,极易发生转移,预后差,按其侵犯范围分为局限期和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属于放化疗敏感的恶性肿瘤,除了少数极早期病例可以手术,治疗以化疗+放疗的综合治疗为主。总的原则: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可以联合或序贯以放疗,合理的运用综合治疗,将可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以同步放化疗或化疗、放疗序贯治疗为主,同步放化疗优于序贯治疗,故同步放化疗应尽早进行。研究证明预防性全脑放疗对生存的益处显著,故应给予预防性全脑放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以化疗为主,但最新的研究表明在化疗有效的基础上增加胸部放疗,肿瘤控制率、患者生存期均有显著提高。
具体到本患者:
原发病灶不明,纵隔淋巴结肿瘤巨大压迫上腔静脉。其腿疼、无力、体质差等症状考虑为小细胞肺癌异位分泌综合征。因体质差无法化疗,而光子放疗可能会对正常肺组织产生较大影响。如果做光子射线的放疗包括比较先进的调强、TOMO等,正常肺组织受到的照射体积特别是低剂量区会比较大。而用质子治疗,按刚开始治疗(肿瘤体积较大)的计划评估,在给予肿瘤区60Gy照射的同时,双肺V20(即受到20Gy剂量照射的肺体积占正常肺体积的百分比)仅有13.25%,V5仅有19.5%;而在治疗15次后肿瘤明显缩小,重新修改质子计划后,肺受量更低。治疗结束后未出现放射性肺炎及其他并发症,肿瘤消失,效果良好。因体质未恢复,后续未做化疗。经中药治疗后因肿瘤所致疼痛、乏力等症状明显改善,肿瘤亦无复发转移征象。
质子治疗的优势:
我院曾总结肺癌质子计划与三维适形放疗计划的对比,并将研究结果发表于《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结果显示,质子放射治疗在提高肿瘤剂量的同时,降低了危及器官的剂量,保护正常肺组织,特别是减少了全肺V20、V5。也就是说质子放射治疗将进一步减少肺的放射性损伤和减轻损伤程度。中国医科大学一附院放疗科田广伟医师等亦通过Meta分析得出结论,与光子放疗(三维适形、适形调强放疗)相比,质子射线在治疗肺癌的计量学方面有明显优势,正常肺组织受到的辐射明显减少。其他一些研究认为,当V5控制在40%时可减少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预测放射性肺损伤发生的V5“门槛值”在50%附近。
总体而言,质子治疗技术是一种新型的放疗技术,和目前广泛使用的高能光子和电子相比,质子治疗能使放射线的能量更好地集中在所需要治疗的肿瘤靶区,而避开周围的正常器官和组织。在此基础上可以使肿瘤受照射剂量得以提高,从而提高肿瘤控制概率。
送福利时间:
万杰质子刀治疗中心,为让更多癌症患者获益于质子治疗,邀请质子治疗中心专家为您提供质子刀治疗咨询、评估及远程会诊!
通过远程会诊的模式,患者不用劳苦奔波,在家里就能随时得到顶尖专家指导及治疗方案,立刻预约吧!
会诊名额:3名
会诊形式: 远程视频会诊
报名电话: 400-875-9928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万杰质子中西医肿瘤科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