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莅临万杰质子治疗中心

重离子质子治疗肿瘤就找万杰 : 肿瘤克星
  联系我们: : 400-875-9928

All Posts in Category: 治疗案例

%title缩略图

儿童脊索瘤为什么采用质子治疗-儿童脊椎脊索瘤治疗3年后效果追踪!

患者基本信息
患者为一名6岁女童,因“颈椎脊索瘤术后2月”于2020年11月入我院质子治疗中心治疗。

病史回顾
患者于2020年9月5日首次出现颈部不适及疼痛,最初在当地医院就诊,考虑为颈椎疾病,接受了理疗,但效果不佳。随着症状加重,伴随多汗现象,患者于当地医院进行了颈椎CT及MRI检查,结果显示C2、C3椎骨存在骨质破坏及邻近软组织肿胀,考虑可能为恶性肿瘤。

患者症状持续加重,出现颈部强迫右偏、活动受限及四肢乏力等症状,最终转诊至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在华西医院进行的进一步检查显示,颈1-3水平椎管内存在一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为2.7*1.1cm,C2骨质密度不均匀,右侧椎间孔扩大,且C2下缘至C3上缘骨质吸收。MRI结果显示,C2-4水平椎管内有一混杂信号肿块影,压迫脊髓。

患者于2020年9月25日在全麻下接受了C2-3椎管内占位切除术,手术顺利,术后经过康复理疗,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恢复正常。

术后病理结果
术后病理显示为颈椎椎管内恶性肿瘤,肿瘤细胞呈立方状,结合免疫组化及基因检测结果,诊断为脊索瘤,因异型性大且INI1缺失,支持低分化脊索瘤的诊断。

治疗方案
经过多学科会诊,患者术后仍有肿瘤残留,建议进行放疗。由于病灶压迫脊髓,限制了放疗剂量,从孩子安全的角度,选择质子放射治疗,以减少周围组织受量,提高肿瘤剂量,增强肿瘤控制率。

患者自2020年11月27日起,在我院质子治疗中心,接受质子治疗,共治疗37次,至2021年1月16日结束。

后续影像学检查
在治疗后的各个时间节点,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逐渐改善。2023年1月因颈部疼痛复查,MRI显示原病灶位置出现出血信号,患者再次接受手术,术后病理结果显示少许异型细胞。

术前MR影像图

【病例分享】——儿童脊椎脊索瘤治疗典型病例
【病例分享】——儿童脊椎脊索瘤治疗典型病例

 

 
(2020-11)治疗前MR影像图
【病例分享】——儿童脊椎脊索瘤治疗典型病例
【病例分享】——儿童脊椎脊索瘤治疗典型病例
【病例分享】——儿童脊椎脊索瘤治疗典型病例

 

 
(2021-5)治疗后5个影像图
【病例分享】——儿童脊椎脊索瘤治疗典型病例
【病例分享】——儿童脊椎脊索瘤治疗典型病例
 
(2022-11)治疗后22个月影像图
【病例分享】——儿童脊椎脊索瘤治疗典型病例
【病例分享】——儿童脊椎脊索瘤治疗典型病例
【病例分享】——儿童脊椎脊索瘤治疗典型病例
 
2023年1月因颈部疼痛复查MR:原病灶位置出血信号,再次手术

【病例分享】——儿童脊椎脊索瘤治疗典型病例
【病例分享】——儿童脊椎脊索瘤治疗典型病例
 
 
术后病理,少许异型细胞
【病例分享】——儿童脊椎脊索瘤治疗典型病例

 

 
(2023年2月)治疗后25个月
【病例分享】——儿童脊椎脊索瘤治疗典型病例
【病例分享】——儿童脊椎脊索瘤治疗典型病例
 
【病例分享】——儿童脊椎脊索瘤治疗典型病例

康复情况

经过近三年的治疗,患者目前恢复良好,肢体活动正常,走路平稳,能够正常上学。

为什么儿童肿瘤最适合进行质子治疗?

与成人相比,儿童的身体组织,尤其是正常的组织对辐射更加敏感,经放疗后更可能产生各种副作用:如发育迟缓、激素不足、骨髓抑制等。所以避免儿童正常的身体组织被过量射线照射至关重要!%title插图%num 

儿童肿瘤放射治疗的特点

1.放疗是一把“双刃剑”,尤其对于低龄儿童,一定考虑其远期不良反应,权衡利弊,综合考虑获益与风险比,应充分告知患儿家长并尊重其医疗知情权和治疗意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2.一般来讲,如果化疗能更好地控制肿瘤,尽量避免或推迟放疗(>3岁),或降低放疗剂量,以减少对骨骼发育、智力发育、性腺等的影响。有时,在没有其他治疗手段代替时,放疗是必须的。

4.放疗新技术的出现和运用,如IMRT/SRS/TOMO/质子等,可以提高肿瘤的放疗剂量和控制。并降低正常组织器官的受照剂量,减少早期和远期放疗不良反应。

5.儿童肿瘤放射治疗的开展需要训练有素、有经验的放疗医师、儿内科、麻醉师、儿科护士、影像医师、心理师等多学科团队。

如何避免放射治疗中的伤害呢?

首先,儿童癌症患者不应该接受任何形式的放疗。当不得不接受放疗时,不论肿瘤在什么位置都应首先考虑使用质子治疗。特别对于儿童实体瘤,质子治疗是首选方案。质子束只有毫米宽,可以有效治疗眼,脑,前列腺中的复杂肿瘤,特别是儿童肿瘤,其优点是健康组织和关键器官不会受到伤害。质子治疗为患者提供了治疗期间和治疗后更好的生活质量。已经有充分的临床数据证明,质子治疗可以保留许多正常组织,并减少高危器官的整体剂量。一项在23个主要研究中对650名患者进行的荟萃分析显示,质子治疗可以减少对正常组织的辐射剂量。

(更多…)

Read More
%title缩略图

小儿脑干胶质瘤怎么治?质子治疗儿童脑干胶质瘤追踪

儿童病情介绍
患儿为6岁男性,最初出现右眼内斜、走路不稳、饮水呛咳的症状,且这些症状不断加重,逐渐发展为吞咽困难、呼吸困难。
在当地医院进行MR检查,结果显示为脑干占位性病变、小脑扁桃体疝。之后进行肿瘤穿刺活检术,术后病理结果为:依据组织学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属于WHO1级;免疫组化结果显示:ATRX(2+),IDH 2(3+),IDH 1( ),GFAP(3+),TopoIIa( ),S 100(3+),H3K27M( ),H3K27me3(+),NF(+),PTEN(散在阳性),Olig 2(+),Ki 67(+,2%)。
为了进一步治疗,前来淄博万杰肿瘤医院神外(头颈肿瘤)科就诊。
初步诊断
初步诊断为脑干胶质瘤。
质子治疗经过
经过多学科会诊,脑干存在肿瘤且活检病理明确,建议进一步进行分子检测。
由于脑干内为弥漫性病灶,不推荐手术治疗,多学科会诊意见为可选择质子治疗
患者于2023年11月20日至2023年12月28日接受质子治疗。
图像资料
小儿在接受质子治疗后,原有的症状逐渐消失,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后续复查磁共振发现肿瘤比之前缩小。以下为治疗前后磁共振对比:
质子治疗前MR%title插图%num

质子治疗结束

%title插图%num

质子治疗后3个月

%title插图%num

质子治疗对比图

%title插图%num

质子治疗后原有症状逐渐好转,神经功能恢复。无不良反应。后续复查磁共振提示肿瘤较前缩小。
 

总结

对于脑干胶质瘤而言,虽然当前对脑干结构的解剖认识在持续加深,神经导航和术中检测技术也不断进步,但是手术切除该部位肿瘤仍然具有很高的风险,特别是脑干弥漫性肿瘤无法进行手术,而且由于肿瘤呈浸润性生长,难以做到完整切除,所以不常规推荐手术切除肿瘤。推荐进行肿瘤组织活检手术,活检的目的在于明确病理诊断,依据分子病理来指导综合治疗。

脑干胶质瘤的综合治疗主要包含放疗、化疗、靶向治疗以及一些新兴治疗。美国国家癌症数据库建议,对于3岁以上患儿,术后应常规进行放疗;3岁以下幼儿先进行化疗,延迟放疗。儿童术后的生存时间与放疗开始的时间密切相关,术后早期放疗能够有效延长患儿的生存期,强烈推荐在术后2 6周开始放疗。

目的在于改善儿童胶质瘤患者的生存预后,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观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观察并避免长期后遗症。要努力为脑干胶质瘤患者寻找有效的治疗手段,采取规范化、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措施,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尽可能延长患儿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

选择质子放射治疗,效果较好且副作用轻微,患儿明显受益,并且能够减轻远期放射反应。我们将会定期随访,并把患儿的复查结果分享出来。

 

延伸阅读

(更多…)

Read More
%title缩略图

横纹肌样瘤的质子治疗案例追踪

【病例分享】——成人鞍区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的质子治疗

病例资料

68岁女性患者,2022年1月,因“头痛、恶心,双眼视力下降,右眼逐渐失明且伴有眼睑下垂”,在当地医院经MRI检查发现鞍区存在占位性病变,随后接受神经内镜辅助下经鼻垂体病损切除术,术后左眼视力得以恢复。
术后20天,左眼再次出现视力下降、视物模糊以及头痛症状,于是在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进行“冠状右额开颅鞍区病变切除术”。术后病理显示为INI 1缺失性肿瘤,倾向于成人鞍区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CNS WHO 4级,术后左眼视力丧失,并且出现垂体低功。为了对手术残留病灶进行进一步治疗,前来我院就诊。
入院查体改写 入院查体时,患者神志清楚,语言不够流畅,自知力较差,双侧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应消失,双眼失明,右眼上睑下垂,眼球向颞侧凝视,左眼有水平震颤且向鼻侧运动受限。
院内MDT多学科会诊改写 患者双眼失明,右眼上睑下垂,眼球向颞侧凝视,左眼存在水平震颤且向鼻侧运动受限;MRI显示残留肿瘤累及下丘脑、视交叉、垂体柄、右侧海绵窦等重要器官;病理结果为INI 1缺失性肿瘤,倾向于成人鞍区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CNS WHO 4级,治疗方案需要进行全身综合治疗。
放射治疗有助于改善预后,并且质子放疗对周围重要器官(如视神经、视交叉、脑干、下丘脑等)的保护作用优于调强光子治疗。
2022.3行质子治疗

质子治疗前影像

二次手术后的残留肿瘤,侵及周围重要结构:下丘脑、视神经、视交叉、海绵窦和脑干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质子治疗结束后影像

质子治疗结束复查,肿瘤明显缩小%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病情分析

非典型畸胎样/横纹肌样瘤(AT/RT)是一种罕见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多发生于婴儿和幼儿,成人发病较为少见。
成人AT/RT好发于大脑半球,成人鞍区的AT/RT更是极为罕见,且绝大多数患者为女性。本病例患者为女性,这表明成人鞍区AT/RT存在明显的性别倾向,其发病与性别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探究。成人鞍区AT/RT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头痛、视力损害以及动眼神经麻痹。 AT/RT的治疗方案包含手术切除、放疗和化疗。大多数学者认为,成人鞍区AT/RT治疗时应首选手术。
本病例初次手术时为次全切除肿瘤,术后2个月肿瘤复发,这表明成人鞍区AT/RT具有恶性程度高、生长迅速且容易复发的特点。所以,成人鞍区AT/RT应尽可能全切除肿瘤。然而,由于鞍区结构复杂,与颈内动脉、海绵窦、动眼神经等重要结构毗邻,肿瘤与血管壁、神经粘连紧密,完全切除存在困难,联合放疗、化疗进行综合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延长生存时间。
质子因具有剂量学优势,对周围重要器官(如视神经、视交叉、脑干、下丘脑等)的保护作用优于调强光子治疗,所以质子治疗可作为优先的治疗选择。本病例为老年患者,病灶位于鞍区,未发现远处转移和播散,故进行局部质子放疗。
在治疗过程中,影像复查显示肿瘤明显缩小,未出现如低功、内分泌异常等症状加重及放疗毒性反应,放疗疗效确切。

(更多…)

Read More
%title缩略图

听神经瘤质子治疗效果怎么样?质子治疗的5年生存率如何?

病情介绍
患者为72岁老年男性,2009年右耳出现耳鸣且听力开始下降,之后情况不断加重,直至右耳彻底失聪。2011年7月进行颅脑MR检查时,在右侧CPA区发现软组织信号影,其轴位最大面积大概为2.2×1.4cm,被考虑为右侧听神经瘤。到了2012年4月,颅脑MR显示病灶增大到2.5×1.5cm,脑干受到压迫。2015年9月,患者右侧面部感觉麻木、头晕且走路不稳,再次复查颅脑MR,病灶进一步增大,大小约为3.0×3.5cm,内听道明显扩大,脑干和四脑室受压变形。由于患者无法接受手术,为了对病灶进行进一步治疗来到我院。
入院查体
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晰,语言流畅,走路大体平稳,头颅无畸形,双侧眼球活动自如,视力视野基本正常,右侧面部感觉减退,张口正常,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右耳听力丧失,左耳听力明显下降,颈部柔软,心肺腹查体无明显阳性体征,四肢活动自如,肌力与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为阴性,共济运动尚协调。
MRI检查示
在右侧桥小脑角区以内听道口为中心可见2×3cm的类圆形混杂信号,内部有明显长T2囊变信号,边缘清晰且光滑,DWI呈现低信号。内听道明显扩大,四脑室受压变形,符合右侧听神经瘤的MR表现。
院内MDT多学科会诊
患者右耳失聪、面部感觉麻木、走路不稳,右侧听神经、三叉神经功能受损,脑干和四脑室受压。手术为首选治疗方式,但患者本人不接受手术,所以确定采用放射治疗。由于病灶体积较大,周边组织压迫明显,最终选择质子治疗。质子治疗能够控制肿瘤生长,并且对于脑干、颅神经等周围重要组织能起到更好的保护作用,优于光子射线治疗。
2015年11月选择质子放射治疗
2015年11月进行质子放射治疗,治疗结束后复查发现病灶略有缩小。之后定期复查颅脑MR显示右侧CPA区病灶逐渐缩小,患者头晕、面部麻木等症状均得到缓解。随访5年,右侧听神经瘤几乎消失,且未出现面瘫等副反应。
以下为质子治疗前后磁共振对比:
治疗前影像
%title插图%num
治疗结束影像
%title插图%num
治疗结束10个月影像
%title插图%num
治疗结束两年半影像
%title插图%num
治疗结束五年影像
%title插图%num
听神经瘤质子治疗效果怎么样?质子治疗的5年生存率如何?
听神经瘤,也就是前庭神经鞘瘤,是桥小脑角区常见的良性肿瘤。
对于散发的单侧前庭神经鞘瘤中那些小的无症状肿瘤(Koos I II),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治疗可阻止肿瘤生长并长期保留神经功能,2019年《EANO前庭神经鞘瘤诊治指南》建议不要对这类患者进行手术。对于听力完全丧失的小肿瘤(Koos I II级),治疗目的可设定为在保留面神经功能的同时治愈或控制肿瘤,除面神经功能外,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相较于手术风险更低,所以成为首选。对于中等体积肿瘤(Koos III IV,< 3cm),在非常相似的水平上可推荐手术或放射外科治疗(推荐建议C级)。
立体定向放射外科(SRS)的风险预测低于手术,不过手术能够完全切除肿瘤。
总之,这种情况需要与患者解释并讨论所有选项。如果后续可以使用立体定向放射外科治疗残留的生长中的肿瘤,也可选择次全切除术以保留功能(良好做法)。
针对听神经瘤的放射外科治疗,大量病例结果已经明确了放射治疗在听神经瘤治疗体系中的重要性。而对于脑干受压的大肿瘤(Koos IV 3cm),治疗的主要目的是脑干减压和保护颅神经,手术是第一选择,但大型肿瘤的手术伴随着相当大的颅神经功能丧失或恶化风险。
在本病例中,患者坚决拒绝手术治疗而选择质子治疗,肿瘤得到较好控制,且未出现进一步神经功能损伤,原来三叉神经损伤的症状也得以恢复,这表明对于肿瘤体积较大且患者无法接受手术的听神经瘤病人,质子治疗是一种可以选择的治疗方法。

(更多…)

Read More
%title缩略图

质子治疗癌症效果怎样?脊索瘤质子治疗典型病例回顾

病情介绍

男性,38岁 ,2020.2出现视物重影,双眼视力下降,无头痛头晕,颅脑CT及MR示斜坡区占位,考虑脊索瘤。
2020.3.26行“神经导航内镜下经鼻蝶鞍区及斜坡颅内占位性病变切除术”,术后病理:鞍区脊索瘤
术后视物重影症状略好转,双眼视力下降,术后MR提示术后病灶残留。2020.7.1行伽玛刀治疗,病灶中心(上斜坡肿瘤)剂量30Gy/边缘15Gy。
2020年9月复查病灶有生长趋势,针对残留病灶,建议质子治疗。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
入院身体检查

生命体征平稳,神志清楚,言语流利,走路平稳,头颅无畸形,双侧眼球活动自如,双眼视力0.6,视野正常,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
面部感觉对称,伸舌居中,嗅觉对称,面部活动对称,听力正常,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肢体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阴性,共济运动协调。
术后病理

鞍区脊索瘤。(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病理号2004796)

院内MDT多学科会诊

患者斜坡脊索瘤术后病理明确,诊断明确,术后残留,伽玛刀治疗部分病灶,控制不佳,肿瘤进展。患者拒绝再次手术,需行放射治疗,放射治疗可提高肿瘤控制率,而质子放疗对周围重要器官如视神经、视交叉、脑干、垂体等的保护作用优于光子放射治疗。本例患者手术后的残留肿瘤侵及周围重要结构:双侧海绵窦、视神经、视交叉和脑干,建议行质子放射治疗
2020.9.22至2020-10-08  行 质子治疗

质子治疗前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质子治疗后逐年复查,肿瘤明显缩小

治疗后1年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治疗后3年半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质子治疗前后对比
%title插图%num
病例综述
脊索瘤是一少见的、具有局部破坏性的肿瘤,起源于胚胎脊索结构的残余组织,可发生在沿中线骨骼的任何部位,尤以骶尾部及颅底蝶枕部多见。

脊索瘤的发病率大概200万分之一,且多为良性,但呈侵袭性生长,也会具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行为,表现为广泛的骨质侵蚀破坏。颅底脊索瘤约占脊索瘤总数的35%,由于位置深在且广泛侵犯颅底重要神经结构,颅底脊索瘤的治疗仍是神经外科的难题之一。

美国癌症研究所的数据显示,1973年-1995年400例脊索瘤患者中位生存期为6.29年,5年和10年的生存率分别为67.6%和39.9%。脊索瘤解剖位置深,手术暴露困难,加之起病隐匿,病程较长,病人来诊时肿瘤已经广泛侵犯颅底,因此手术难度较大。内镜下经鼻和(或)口入路的颅底外科手术是本病的最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单纯手术组的局部复发率几乎高达100%;

由于脊索瘤对放射线不敏感,常规放疗通常只起到姑息性治疗的作用,放射外科的长期疗效仍不明确,而质子治疗中,质子线的物理特性,在治疗肿瘤时能很好地使射线剂量三维集中在肿瘤靶区,使周围近邻的危及器官和组织的剂量降到最低水平,从而提高肿瘤剂量,显著提高肿瘤控制率。质子治疗对脊索瘤有效的控制,使得质子在治疗脊索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脊索瘤的放射敏感性较差,在放疗过程中很少能看到瘤体消退者。放疗后瘤体开始退缩的时间一般在疗后6个月以后,个别病人2年后肿瘤才开始缩小。单纯手术组的局部复发率几乎高达100%,复发的平均时间为2.5年。

质子治疗颅底脊索瘤是安全的,副作用少,在提高肿瘤靶区的剂量和肿瘤的局部控制率的同时提高生存质量。随着质子质量技术的进一步完善,质子在颅底脊索瘤的治疗中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对于放疗后复发的脊索瘤患者,质子治疗也可取得良好的疗效,大宗病例总结,脊索瘤病人经质子治疗后,生存期可延长5-10年。质子治疗结果显示,根据脊索瘤患者解剖位置以及生长特性,质子治疗是目前脊索瘤放射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法

 

(更多…)

Read More
%title缩略图

光子刀治疗肝癌效果怎么样——晚期肝癌治疗后已生存7年

肝癌科普

肝癌(肝癌)即肝脏恶性肿瘤,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肝脏的上皮或间叶组织,前者称为原发性肝癌,是高发的,危害极大的恶性肿瘤;后者称为肉瘤,与原发性肝癌相比较较为少见。
继发性或称转移性肝癌系指全身多个器官起源的恶性肿瘤侵犯至肝脏。一般多见于胃、胆道、胰腺、结直肠、卵巢、子宫、肺、乳腺等器官恶性肿瘤的肝转移。
肝癌的治疗包括手术、放化疗、介入、靶向药物、免疫治疗等多种手段。
%title插图%num
2018-12-14本院公众号曾发表过“晚期肝癌患者-光子刀治疗”后2年病例随访结果,此次将该患者后续随访结果整理分享。
一、病史摘要:
  患者李**,男性,71岁,2016-10-26行彩超检查提示:肝大并肝内实性占位,考虑肝癌;次日行肝脏CT检查示:肝右叶见巨大低密度灶,边界欠清楚,形态不规则,考虑肝右叶恶性肿瘤。甲胎蛋白及癌胚抗原均正常、无肝炎病史。
患者于2016-11-03来我院就诊,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诊断为:原发性肝癌cT3N0M0 Ⅲa期。于2016-11-05至2016-12-16肝脏病灶行光子刀定向放疗,剂量60Gy/30次;
2017-03-16复查CT提示肝脏肿瘤病灶较前缩小,右肺上叶新增一结节,于2017-03-20行“经皮肝动脉化疗栓塞术”1次;2017-03-23行头颅MR检查发现右额顶叶异常信号灶,考虑脑转移,于2017-03-27局部脑转移病灶行伽玛刀治疗,46Gy/23Gy;2017-11-01复查CT检查提示:右肺病灶较前增大,左肺出现新发结节,2017-11-03至2017-11-27行肺转移病灶适型放射治疗:右肺上叶病灶及左肺下叶病灶,剂量均为54Gy/18次。
此后患者口服复方斑蝥胶囊0.75g bid抗肿瘤治疗,并定期复查,肿瘤病灶控制良好。
二、患者治疗前后影像学检查对比图:
1、肝脏肿瘤治疗前后影像学对比图:
2016-11-03为治疗前CT图像;2020-02-25为治疗后3年复查CT;2023-10-30为治疗后7年复查CT。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2、脑转移病灶治疗前后影像学对比图:

2017-03-23为治疗前MR;2021-03-07为治疗后近4年复查MR;2023-10-31为患者治疗后6年余复查MR

%title插图%num

%title插图%num

3、肺转移病灶治疗前后影像学对比图:
2017-03-16为首次发现肺部结节灶;2017-11-01为治疗前CT,右肺病灶增大,左肺出现新病灶;2023-10-30为患者治疗后6年复查CT
%title插图%num
三、肝癌治疗小结:
  1.原发性肝癌是目前我国第4位常见恶性肿瘤及第2位肿瘤致死原因,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的生命和健康。
  2.肝癌治疗应多学科参与,多种治疗方法共存。常用治疗方法有:肝切除术,肝移植术,消融治疗,TACE、放射治疗、系统抗肿瘤治疗(一线治疗:阿替利珠单抗+贝伐珠单抗、信迪利单抗+贝伐珠单抗类似物、多纳非尼、仑伐替尼、索拉非尼、FOLFOX4;二线治疗:瑞戈非尼、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替雷利珠单抗)等多种手段,针对不同分期的肝癌患者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可以使疗效最大化。
  3.肝癌行放射治疗必要性及可行性:
  1)必要性:肝癌恶性程度高, 易转移、复发, 临床诊断时约80% 肝癌患者已失去手术切除机会;手术切除的病人中约50%会出现复发或远处转移;全身化疗疗效差;介入治疗作用有限;射频和微波消融受部位及肿瘤大小限制;大多数肝癌患者合并肝硬化、肝功能不全,手术及全身化疗、TACE反应大。
  2)可行性:肝癌细胞对放疗线敏感;肝脏局部放疗耐受性较好;周围正常组织放射耐受性与肝脏相仿。质子治疗作为最先进的放疗方法,针对巨大肝癌效果更好且对正常肝脏保护更好。
  该患者诊断为:原发性肝癌cT3N0M0 Ⅲa期 Child-Pugh A,给予放射治疗并行介入治疗1次,局部肿瘤病灶控制良好;此后出现脑、双肺转移,针对脑、双肺转移病灶先后行放射治疗,局部病灶均得以控制。此患者从确诊至今已经7年,从放射治疗中获益明显。
目前患者可下地干农活,跟正常人无异。期盼患者能够长期生存,我们也会随时与大家分享随诊结果。
万杰质子治疗中心,主要开展恶性肿瘤的精准治疗,应用目前国际最先进的质子治疗以及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光子刀放疗等多种精准放疗设备,配合化疗、靶向、免疫治疗、中药膏方等,综合治疗恶性肿瘤。


送福利时间:

万杰质子刀治疗中心,为让更多癌症患者获益于质子治疗,邀请质子中心专家为您提供质子刀治疗咨询、评估及远程会诊!

通过远程会诊的模式,患者不用劳苦奔波,在家里就能随时得到顶尖专家指导及治疗方案,立刻预约吧!

会诊名额:3名

会诊形式: 远程视频会诊

报名电话: 400-875-9928

(更多…)

Read More
%title缩略图

复发鼻咽癌的质子治疗效果怎样?

放疗带来的一些远期并发症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居世界首位。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常见临床症状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复视及头痛等。

鼻咽癌大多对放射治疗具有中度敏感性,放射治疗是鼻咽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对较高分化癌,病程较晚以及放疗后复发的病例,手术切除和化学药物治疗亦属于不可缺少的手段。

%title插图%num

鼻咽癌的治疗首选放射治疗,5年总体生存率约50%~60%,早期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 70%~90%以上,有些患者在治疗后可生存十几年。因为鼻咽癌患者放疗后多长期存活,所以我们观察到一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的晚期并发症,如口干、 张口受限、放射性龋齿、放射性颅神经损伤、脑损伤、脊髓损伤、垂体功能下降等。

随着放射治疗技术的发展,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放射治疗应用于鼻咽癌的治 疗,可以减少周围组织和器官的受照剂量,患者的生存质量得到改善。

鼻咽癌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局部复发率约20%~40%。局部复发鼻咽 患者仍可考虑接受放射治疗,再程放疗60Gy或以上获得5年生存率在9%~58%之间。由于首程放疗已经使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器官受到一定剂量的照射,造成 了一定程度的损伤,再程放疗要求尽量避免同一正常组织器官受到过量重复照射,避免加重并发症的发生。

因为有些患者在第一程或第二程放疗后,晚期的并发症会 导致严重口干(水杯不离手),或者导致颞颌关节纤维化带来的后果是张口受限(严重时只能张口约0.5厘米,无法正常进食,只能进流食)。这些并发症严重地 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质子治疗复发鼻咽癌

质子治疗由于物理剂量学的优势,在复发鼻咽癌的治疗中显得尤为突出。与目前先进的X-线治疗手段——调强放射治疗相比,质子治疗可以非常显著的降低肿瘤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的照射剂量约50%-100%(如图)%title插图%num

复发鼻咽癌患者X-线调强治疗(左图)和质子治疗(右图)照射剂量分布对比图。不同剂量线覆盖范围从外向里分别为20Gy(白线)、40Gy(黑 线)、50Gy(白线)、65Gy(黑色虚线)。质子治疗明显降低了肿瘤周围正常组织,特别是脑干、脑组织、颞颌关节、腮腺的照射剂量和范围。

淄博万杰肿瘤医院质子治疗中心病例追踪

淄博万杰肿瘤医院质子治疗中心提供的治疗8例复发鼻咽癌患者,治疗后追踪随访4年半,4年肿瘤存活率达50%,且存活患者肿瘤获得完全控制。

图为一例复发 鼻咽癌患者质子治疗疗效观察。患者男性,37岁。因鼻咽低分化鳞癌放疗后两年,血涕3月余入院。MRI检查提示右侧鼻咽顶后壁复发,再次取病理为低分化鳞 癌,证实为肿瘤复发。

质子治疗总剂量为60CGE,30次治疗。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后4年半复查,肿瘤完全控制,没有晚期并发症发生。(如图)

%title插图%num

图:复发鼻咽癌患者质子治疗疗效观察。左图为治疗前CT图像,肿瘤范围为黑色箭头所指的白色实线包绕范围;右图为治疗后4年半复查的核磁共振(MRI)图像,白色箭头所指为肿瘤完全消失后,正常鼻咽部解剖结构显示出来。

从国内外质子治疗中心的临床报告来看,质子治疗复发鼻咽癌可以在避免正常组织和器官晚期并发症的同时,获得更为理想的肿瘤控制效果。

质子刀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也是最昂贵的超大型尖端肿瘤治疗设备,建立质子治疗中心投资巨大,技术要求极高。2004年12月,随着我国首台质子刀在淄博万杰肿瘤医院投入临床使用,我国的肿瘤放射治疗迈入了质子治疗的新时代。

质子治疗鼻咽癌案例参考:

http://www.leilong.net/1323.html

(更多…)

Read More
在线客服
在线客服
热线电话
QQ客服